无意恋红尘
只伴清风舞

陈子昂一首《登幽州台歌》悲壮豪放,成为不可复刻的经典

陈子昂字伯玉,今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与李白、王维、司马承祯、宋之问、孟浩然、卢藏用、王适、毕构、贺知章等并称“仙宗十友”,为初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陈子昂十七八岁尚不知书,只不过是一个舞刀弄枪的纨绔子弟。后来因为持剑伤人才弃武从文,并于24岁的时候高中进士,官麟台正字,再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则天而株连下狱。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因为仕途不顺,陈子昂39岁就致仕还乡。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享年42岁。陈子昂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曾创作了《感遇三十八首》,这在当时诗坛上绝对是一个大手笔,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和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皆源于陈子昂《感遇诗》的启发。陈子昂这一生也算是轰轰烈烈,其文学成就万古流芳,永世称颂。其中,让他名垂千古的诗作就是《登幽州台歌》。诗作原文如下:

null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null

这首诗的大意是:此时此刻,向前,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礼贤下士的古代圣君。向后,看不到求才若渴的明主,真是生不逢时。不由想到,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茫茫宇宙,天长地久。禁不住感到孤单寂寞,悲伤凄恻,忍不住流下悲伤的泪水。 

null

陈子昂这首《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在题材上属于杂言古诗。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但他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在他37岁那年,独自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整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自己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从中可以看出他怀才不遇、寂寞无奈、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二个字,却具有鲜明的特点,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语言苍劲,慷慨悲凉,悲壮豪放,气势浑厚,情感充沛,感染力强,这种郁郁不得志的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这首诗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也是陈子昂主要风格的代表作,对李白、杜甫、张九龄的影响深远。

  

  

评论 ( 46 )
热度 ( 144 )

© 老树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