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恋红尘
只伴清风舞

新添白居易四首经典诗作赏析合集

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生活的压力有所缓解,因而可以抽出时间来学诗习词。学习过程中,个人多少有一点体会。古代诗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很有天赋的诗人,譬如李白、李贺等,其突出特点就是信手拈来,文思泉涌,佳句叠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种就是舍得下苦功夫的诗人,譬如:孟郊、贾岛等,其突出特点就是厚积薄发,苦思冥想,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白居易与李白、杜甫堪称唐诗三巨头,说起来,白居易年少时学习还是非常用功的,但其家学渊博,本人在诗歌创作上也是很有天赋的。白居易十六岁那年进京赶考,即席创作了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这首诗赢得了值考官的高度赞赏,虽因年纪尚轻,而未中榜,但也是一诗成名,从此名动京城。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广袤无垠的原野上,芳草萋萋,十分茂盛。一年一度,秋冬野草枯萎一次,春夏野草又再繁荣茂盛一次。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枯萎的叶子,却无法伤及其根系。等到来年春风吹来,大地又生出一片绿意盎然。野草野花疯狂生长,芳香四溢,蔓延着长满古老的驿道。艳阳照耀下,草原明丽翠绿,一直延伸到荒城。此时此刻,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绵延茂密的青草,仿佛也满怀离别之情。

白居易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其成名作。整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章法谨严,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是“赋得体”中的绝唱。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是千古名句。

null

众所周知,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白诗不仅以语言平易通俗著称,且其意境亦多显露。但在《白氏长庆集》中有一首悼亡诗——《花非花》,却比较新奇,据该诗诗意来看,大抵是描述和反映往事虽美,却如梦如云,不复可得之叹。这首《花非花》一改白诗通俗易懂的特色,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的确属于一个特例。本人以前写过一篇有关白居易的爱情小说《此恨绵绵无绝期》,里面在描写白居易的初恋时,就借用了这首《花非花》。

白居易的《花非花》原文如下: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诗的大意是: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又能有多少时间呢?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白居易这首《花非花》是一首杂言故诗,《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就是始于此诗。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中的一首上乘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现如今,也有很多以《花非花》为题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歌曲等艺术创作。

白居易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语意双关,由一连串比喻构成,环环紧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白居易不凡的艺术功力。

null

那年,“诗王”白居易适值五十知天命之年,他刚刚罢任忠州刺史,回到京城任主客郎中, 不久,升任中书舍人。期间,他亲眼目睹朝中宦官擅权,朋党倾轧,不愿卷入政治旋涡,主动要求外出,任杭州刺史。当年七月,白居易上任时,正值藩镇汴军作乱,汴河不通, 改由襄、汉经长江向东辗转上任,十月才至任所杭州,一路作了不少纪程诗。 

白居易在赴任杭州刺史途中,九月初三的黄昏,一个人来到长江边,独自徘徊游玩,心情格外轻松。只见落日西沉,即将消失,只剩余晖平铺于江水中,江面一半变为碧色,江水变凉,已露秋天的寒意;一半变为红色,江水尚暖,还有太阳的余温。不一会,残阳消失,夜幕降临,一轮弯月如勾,冉冉升起。夜已经深了,露水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水草之上,晶莹发亮,九月初三的月夜,真是可爱啊!你看那一粒粒露珠多像珍珠,一弯上弦明月恰似一道弓。

晚年的白居易,脱离京都烦恼,摆脱了“冷热中间安置身”的尴尬与无奈,向往着“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的恬适与超脱。在这个景色如画、 明月秋江之畔,白居易心境无比宁静,从傍晚直到夜深,流连往返,漫步低吟,久久不愿离去。游玩到最后,他即兴创作了一首《暮江吟》。诗做原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这首《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七言绝句诗。他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同时,这首诗也是白诗中的名篇,一向为人们所传颂。

白居易这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白居易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他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他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通过学习这首诗,在欣赏诗歌美妙的同时,我们也会在精神领域有所启发。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二字似乎与其一生结缘,总体来说,白居易一生还是可圈可点的,中间虽然也有遭受贬谪的时候,但并不妨碍他乐天派性格的发挥,正是这种乐天派的性格,随遇而安,超然物外,才让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用心去发现身边各种美好事物,努力让自己心情愉悦,也为自己迎来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晚年。

null

白居易四十六岁那年,当时他因越职言事,受到朝廷当权者的迫害,被贬为江州司马。所谓司马大概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的辅佐或者副手,但是被贬官员往往是有职无权。所以,这个时期的白居易应该是有志难伸,英雄无用武之地,生活相对是比较苦闷的。好在,他有乐天性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在生活中寻求美。

日子已经到了孟夏季节,一天,白居易兴致所至,前往庐山香炉峰顶的“大林寺”去游玩。相传大林寺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佛教胜地。此时,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之时,没想到在高山古寺中,遇上又一片春景,一片娇艳的桃花刚刚盛开。当这始所未料的春景映入眼帘时,白居易十分惊喜!禁不住慨然生叹:春天归去的时候,我常常怨恨无处把她寻找;谁料得到,她竟悄悄地溜到这深山寺庙来。于是就写下一首纪游诗——《大林寺桃花》。诗作原文如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这首《大林寺桃花》是一首纪游五言绝句。整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自己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表面上看,这首小诗,短短四句,似乎平淡无奇。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如果没有对春天的无限留恋、热爱,如果没有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妙处,正在于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年四季,总是要走过春夏秋冬。人们往往喜欢怀念童年和青春时代的美好,但是,逝者如斯夫,过去的不会再重来。只要我们保有一颗童心和纯真,就会发现不论是春夏秋冬都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美,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正如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心态决定一切。尽管春天已经过去,韶华不再,但只要心态好,心态端正,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达观心态,那么,转角遇见爱,也就成为必然,相信万物都是美好的。

null

评论 ( 27 )
热度 ( 165 )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老树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