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来了闲情,脱下龙袍,微服便装,去酒楼坐坐。此时,一班文士正以公鸡为题赋诗饮酒。宋太祖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作诗凑趣:“一叫一勾勾,两叫两勾勾。三叫日出满天红,驱散残星月朦胧!”整首诗先俗后雅,诗意奔放,胸襟豪迈,远非一般的平庸之作可比。众学士听罢,自愧不如,赞不绝口。
无独有偶。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那天,突然听到一声嘹亮的鸡鸣,以为祥瑞,喜不自禁,诗兴大发,当即以《咏鸡鸣》为题赋诗。诗作原文如下: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退残星与晓月。
朱元璋当时端坐在皇帝龙椅上,手捻着自己稀疏的胡须,沉吟两声后,出口吟出诗的第一句: “鸡叫一声撅一撅”。玉阶前的大臣们听了,都觉得出语太俗,但一个个都不敢笑出声来,只好忍着往下听。
过了不久,又吟出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有的大臣已经实在忍不住了,忙扭过脸去掩口偷笑。
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但他并不以为然,接着念出后面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众大臣听到这两句,才惊得瞠目结舌,暗自叫好,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出身贫苦的皇帝的诗作了。
朱元璋这首《咏鸡鸣》是一首咏鸡七言绝句。
整首诗前两句用大白话绘声绘色地描绘了鸡鸣时的形态,看上去有点俗不可耐。接着,三四句陡然一转,异峰突起,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境界全出,惊艳世人,道出了雄鸡一唱天下白,鸡叫三声,唤出了旭日东升,扫退了稀稀落落的星星和清晨的月亮。
全诗大俗大雅,雅俗共赏,前平后奇,自然流畅,描写细腻,形象逼真,意境高远,霸气侧漏,初看平平无奇,细看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帝王的霸气,把公鸡打鸣这一极其普通的现象,演绎成改天换地的惊人之举,可以说这首诗与赵匡胤的那首咏鸡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起帝王诗,号称流氓皇帝的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那是相当有名的。若论文采,明太祖朱元璋应该稍微逊色一些。因为,朱元璋出身更加低贱,他本是放牛娃,几乎没读过书,所以文化水平有限。但他却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智慧一跃成了千古一帝,所以他才会写出尽显王霸之气的诗作,虽算不上精品佳作,最起码一般人也是写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