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恋红尘
只伴清风舞

叶梦得一首《虞美人》以健笔写柔情,颇得东坡先生婉约词之妙

唐诗宋词堪称是中华文化的两朵奇葩,唐诗韵高情远,宋词情幽意深,各有所长,各尽其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单说宋词,相较于唐诗,宋词在形式上更加灵活,而且描写更加细腻,往往只是那么短短的几句,却写得很唯美,读来令人赞叹不已,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正因为如此,宋词才能够与唐诗相媲美。

宋词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当时文人作词填词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无数的文人致力于宋词的创作,而且,涌现出了很多的名人名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对于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一文学形式得到了空前提升,并达到巅峰高度。

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今江苏苏州吴县人,宋朝著名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二十一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使等官职,享年七十二岁。叶梦得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先导和枢纽作用,开拓了“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个方面。

那年,叶梦得知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在一个暮春季节,他与同僚宴饮赏花,即景生情,写下了一首《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词作原文如下: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这首词的大意是:

经过雨打风吹,落花缤纷,在风中凌乱飘舞。

黄昏时刻,偏偏又阴雨绵绵。

清晨起来,大半个庭院里已铺满凋残的花瓣。

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我们之间情谊深厚,我盛情邀请朋友们携手同游赏花。

为了欣赏这最后的春光,我频频劝酒,干了一杯又一杯。

美人们,你们不要因为伤感而愁眉不展。

当酒已喝干,人要散去的时候,多情的我也是不知道如何消解忧愁,颇感无奈。



叶梦得这首《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是一首写景抒怀词,又名《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整首词先写景,描绘了自己与同僚宴饮赏花时的雨后暮春景象:昨夜一场风雨,落花无数,晓来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只有长长的蛛丝飘荡在晴空中,一片凄楚的暮春景色。再抒情,通过携手赏花,举杯畅饮,美人敛眉等场景描写,侧重衬托出主人情谊之厚,朋友感情之深,以及酒阑人散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全词层次分明,气势雄浑,立意新颖,格调高雅,景色凄美,生动形象,婉转深刻,曲中有味,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突出特点是以健笔写柔情,以豪放衬婉约,颇得东坡先生婉约词之妙,通过对雨后春景的细致描绘,烘托出一种凄迷哀婉的气氛,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易逝、友情难舍的满怀惆怅之情。

总起来看,叶梦得这首词通篇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雨后的春色美景,尽管看似信手拈来,并没有什么高超的表现手法,可是写得极为唯美,既豪放又婉约,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这首词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不仅是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悟,更是对人性与情感的探索,从而也令这首词成为了一首难得的经典名篇。

评论 ( 42 )
热度 ( 100 )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老树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