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大家喜欢的,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诗人。我个人之所以最喜欢李商隐,不仅仅在于他诗歌创作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在于他诗作里面常常能说出别人无法说出的动人心魄的句子,一下就让你心灵震颤,感同身受。
通过李商隐那些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爱情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敏感细腻,也可以感受到他的那种特有的孤独忧伤,那种缠绵与婉转,读起来时总是让人感到心碎,尤其是诗文中所蕴含的那种忧愁之感,更是想要让人帮他去抚平。
实际上李商隐这种敏感多愁的性格却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少年聪慧,也曾是阳光少年。后来,长大成人后,在东都洛阳也有过一段风光的日子,他因诗成名,受到令狐楚、白居易等文坛大家的赏识。只可惜他悲剧地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两方都容不下他,结果终其一生抑郁不得志。
而他之所以被双方所不容,就是因为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毕竟王茂元和令狐楚是牛李党争两方的主要骨干力量。屋漏偏逢连夜雨,李商隐的妻子因病英年早逝。就在妻子去世的那年秋天,他应邀去外地担任幕府。离家前夕,他收拾旧物,不禁想起死去的妻子。他睹物思人,满心悲伤地写下一首《昨夜》。诗作原文如下:
不辞鶗鴂妒年芳,
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
桂花吹断月中香。
这首诗的大意是:
不要责怪杜鹃啼鸣,因为春天已经离去,百花早已凋零。
只可惜,流动的灰尘,使点着蜡烛的卧房暗淡下来,斯人已逝,冷冷清清。
昨天夜里,西池边布满清冷的露水,充满了秋日的寒意。
就连月亮中的桂花香气,都被这凛冽的寒风所吹散,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商隐这首《昨夜》是一首悼亡七言绝句诗。
整首诗首先运用两个典故,一则表达芳年易逝,人已衰老,不可避免;二则表示在妻子早亡后床空室暗,以及对妻子的悼念之情。最后又连用两个典故,描写了在昨夜西池赏月的情景,风寒露重,秋日的寒风连月亮中桂花的香气都“吹断”了。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表明虽然知道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可为什么在其短暂的生命里还要备受摧残,并最终被摧毁,让人没有一点点希望,从而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浓烈的思念之情。
全诗用典纯熟,句句用典,自然巧妙,天衣无缝,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缠绵悱恻,感人至深,前后四句诗,用了四个典故,紧紧围绕妻子去世后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鶗鴂哀鸣、烛房昏暗、西池凉露、风断桂香等凄冷景象,塑造了一个无法排解的悲伤氛围,最终表达了自己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一句话:你走了,所有的美好都不再属于我。
诗中最后一句:“桂花吹断月中香”是千古名句,十分凄美,十分感人。月中香尚能吹断,人间的幽香自然更无处可寻,下笔极重,绝望中带有一种巨大的隐痛。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毁了,充满了一点点希望都没有了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绝望。写得极其悲哀,极其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