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词牌名,唐代坊曲,最早是为了歌颂唐太宗讨伐四方之武功而创作的大型乐舞乐曲。后来,由晏殊的《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定格为《破阵子》,并流行于宋朝。最著名的代表作当属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陆游诗词著作颇丰,一生诗作近万首,几乎每一首都是精品佳作,被后世称为“小李白”。他的词作虽然赶不上诗作数量那么多,但也都是极具特色的优秀作品,后世评价其词风婉约处似秦观,豪放处不输辛弃疾。
陆游是个长命之人,享年85岁,这在古代是很罕见的的寿命,在诗人词人里面更是少见高寿之人。不过也因此,陆游的人生历练也不同于常人,他比任何人都承受了更长时光的折磨,经历了更多的风风雨雨和世事无常。
他一生都在追求为国效力,只可惜早年屡试不第,即便到了中年踏入仕途,奸臣当道,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的愿望未能实现。晚年虽心火熄灭,但狼烟未消,一直都在等待着朝廷的重用,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等来。
到了中晚年,陆游大多数时间都是隐居故乡,笔下词篇再无当年的激情,变得轻闲朴实,尤其是在他游走山河的那段时间,田园风气持久旷远,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词越是流露出轻松的意味,其心情就越悲凉。这在他的这首《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有所体现。词作原文如下: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这首词的大意是:
看透了俗世的一切,不过是充斥着纷繁妄想和假相。
那些虚名如同昨夜旧梦般虚幻,需要看轻并把它放到一边。
脚着涂过蜡的木屐,登上山峰,纯真坦率地饮酒。
拄着筇竹手杖,穿过树林,安闲自得地自由行走。
此时的我,身心安闲,恬淡怡悦。
虽然已是残冬季节,但寒气仍然尖利。
毛毛细雨停了,天气刚刚转晴。
身在碧溪之上,悠然地在苔纸上题写诗句。
耳畔传来,烟霭之外,采菱人缥缈的歌声。
此时此刻,我想与您一同沉醉。
陆游这首《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是一首写景抒怀词,叙写了自己日常登山临水的情景。
整首词先写自己登山穿林痛饮畅行的场景,通过衣着装束、行为活动的细节,一个身闲心逸优游山林的幽人雅士形象跃然纸上,并亮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再从景物与生活继续抒发悠闲情趣,但悠闲中自有无奈、愤懑。表面上看似看破红尘,逍遥山水,但因赋闲在家,抗金大业壮志难酬,实则在寄情山水间的同时,仍有一股家国情怀在胸间,抒发了自己对世事人生的深沉体悟。
全词用语清丽,委婉含蓄,闲适恬淡,心平气和,夹叙夹议,借景抒情,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表达出自己退隐生活之乐,抒发了内心的安闲平静之情,读后令人顿生放轻浮名,有看破世事之感,细细品味,似乎能读出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感觉,展现着陆游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
在这里,笔者不想讨论那些高大上的家国情怀,只想就事论事,谈一谈陆游的处世哲学。陆游这首词非常富有禅理,在陆游眼中,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十分虚幻,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要把这些虚名看得淡一些,甚至是抛之脑后,只有这样,方能做到“身闲心太平”。所谓“过日子”,只有看得开,才能过日子。如果看不开,就只能被日子过。